(其實,我也是日本庭園中毒者 (*≧∀≦*)~♪)
和歌之庭 ─ 駒込六義園
大師教六詩:曰風、曰賦、曰比、曰興、曰雅、曰頌,以六德為之本,以六律為之音。 ─《詩經‧大序》
詩歌是人類文學史上的瑰寶。幾千年來,它融合了文字、聲韻與音樂的三重美感,以獨特的方式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。不知大家可曾想過,假如詩歌化作視覺具象呈現在眼前,會是怎麼樣的絕景呢?
位於東京北端的駒込與巢鴨散發著和都心地區截然不同的庶民氛圍。保留著戰前風貌的街道、商家還有優美的庭園讓人不禁踏起悠閒的步伐,將塵世的紛擾拋至一旁。
從地鐵駒込站沿著筆直的本郷通前行,那片藏身低矮屋舍後的茂密綠意,就是占地8萬餘平方尺的東京名庭 ─ 六義園。
西元1695年,將軍綱吉將這片土地賜給了家老柳澤吉保。詩文造詣極高的吉保耗費了七年時間,從紀州(和歌山縣)運來奇石假山,由玉川上水引流造湖,建造了一座回遊式築山泉水庭園。
“六義”是吉保親自選定的名稱,取自古代中日兩國詩歌創作的根本思想 ─ “詩六義”。詩賦之美盡納一庭,足見他對自己的精心之作有多麼自豪。
歷經幕末動盪與震災空襲的洗禮,如今的六義園已不再是昔日的那座大名庭園;但在日後接管的岩崎家與東京市政府整建之下,倒也增添了不少新景致,相較當年吉保選定的六義八十八景,可說有過而無不及。
早春,庭園裡唯一的一株大枝垂櫻迎風怒放;粉嫩的花朵如瀑布般遍地傾瀉,令人難以想像它僅有不到60的年輕樹齡。
暮春,滿園盛開的杜鵑美景是老東京人口中的”駒込と言えばツツジの花の咲く街“(提到駒込,就是杜鵑盛開的花街)。
夏日,舉目所及的蒼綠與此起彼落的蟬鳴讓園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,樹蔭下的徐徐涼風,是逃離城市酷暑最佳的去處。
深秋,翩翩楓紅落葉輝映著晚霞,飄落在小徑泉池;夜裡的燈光之下,更添朦朧的色彩。
冬天,登上庭中的最高點藤代峠眺望,只見草木蕭條、萬籟俱寂,漂著浮冰的寧靜湖面自有一股靜瑟之美。
詩有六義,風雅頌賦比興;園亦有六景,日夜春夏秋冬。下次有機會造訪東京時,不妨花一個下午造訪六義園。相信這座和歌之庭,必能帶給你如詩如賦的絕美風韻。